高考作文十大常见主题 高考作文如何写好
高考作文一直是许多考生的心病,特别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作文写作时间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很多省份的“新高考”改革将作文题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分类,使得不少考生对考试写作充满了恐惧。然而今年全国卷三的作文题目却给考生们带来了惊喜——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英雄”等关键词出现在作文题目中。这让很多考生感到意外和兴奋。疫情下如何写好高考作文?2020年全国卷一的高考作文题是“你有什么梦想”。该命题给了考生一条写作线索:通过阅读一篇材料作文,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
1、关注国家大事,弘扬民族精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弘扬民族精神。在这场疫情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了无数感人事迹、先进人物、志愿者等等。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中国梦。从“最美逆行者”到钟南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从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到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从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所做的贡献到全民抗疫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英雄在前,国士无双!这场战“疫”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都在用自己手中的笔谱写出一个个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篇章。
2、关注时代发展,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关键时期,考生要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事业中去。可以写:
“你有什么梦想”。
3、关注“小我”,彰显生命价值
从疫情防控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比如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的牺牲、警察的坚守、志愿者的奉献……这些都是在“小我”身上发生的,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向他们学习。
4、关注疫情变化,表达爱国情怀
关注疫情变化,表达爱国情怀,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在今年的考题中也有体现。
5、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战斗在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战斗在上。无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基层的党员干部,都是抗疫的“战士”,他们逆行而上、迎难而上。这种时代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这一主题也是学生写好这个题目、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作文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如:从国家、社会、个人等角度立意;可以立足当下,也可以放眼未来;甚至还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进行写作。
6、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弘扬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更加熠熠生辉、生生不息。要把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文化自信和战略定力,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7、关注疫情中的“英雄”事迹和人物形象
疫情防控中,很多人在坚守岗位、救治病人的同时,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些人在抗疫一线中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精神,更是令人动容。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将这些英雄事迹和人物形象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身边人所见所感去书写他们高尚的品格和感人的故事。
8、注意语言表达,力求文采飞扬
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因为高考作文除了要考察考生的文字功底之外,还需要考查考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审美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要在平常作文训练中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写作语言能力。如多使用修辞手法和语言,力求文采飞扬等。
9、注意素材积累和积累方法的运用。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过程,考生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也可以多看一些有意义的文章,例如《论语》里的一些名言。积累素材时可以通过联想来提高作文能力,比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事迹,再写时也会更有情感和共鸣。
10、注意材料中对主题或事件的阐释与阐发。
材料中既有对主题或事件的阐释,又有对时代的阐发。
11、结合热点话题作文构思。
根据热点话题,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例如,在疫情防控中的“戴口罩”、“少出门”、“分餐制”、“共享单车”、抗疫中的“逆行”等。
1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1、疫情期间,你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2、疫情过后,你怎样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疫情发生后对生命的思考等等。
13、注意写作手法多样和灵活变通。
高考作文写作手法多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写议论文时可以用一问一答、举重若轻等对比法,写记叙文、议论文时可以采用倒叙法等;在写作性比较强的材料作文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倒叙法或联想法来行文,比如“英雄”是一个多义词汇,我们可以用英雄的“我”来作代词或中心词;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来行文,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来行文。
14、注意审题准确和结构完整。
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前提。文章审题不准确,就是文章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晰,写作起来会很困难;语言贫乏,表达方式单一的文章会被阅卷老师嫌弃;构思很好,但结构不完整的文章也可能被判为抄袭。因此要注意审题准确。文章结构也应完整,否则阅卷老师就会怀疑你的作文是否有“病”,甚至认为你是“抄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