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浪淘沙诗意
刘禹锡的浪淘沙诗意
浪淘沙是一首描绘黄河宏伟气势的闻名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很多诗人为她放声歌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浪淘沙刘禹锡诗意,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
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边。现在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词语意思: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称号。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波翻滚的姿态。
3、天边:天边。
4、银河:古人认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5、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阴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语句意思: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现在能够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咱们一同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二十二岁中进士,曾任督查御史。随即与柳宗元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改造”,失利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相继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检校”是加官的称号),兼太子来宾,在洛阳常与白居易唱和。
刘禹锡是中唐的前进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闻名诗文家。他有不少诗歌挖苦其时糜烂的政治,抒情自己被架空的积愤,体现了要求变革的奋斗精力。其诗风
格雄壮、意境丰厚,有些效法民歌的著作更为新鲜生动。他积极支持韩、柳的古文运动,对立写作“沉溺于浮华”。他的散文思路清晰,简练通畅,说理文证明缜密,浅显易懂。著有《刘梦得文集》。赏析: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这是一首描绘黄河宏伟气势的闻名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很多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烘托的是黄河一落千丈的气度,体现的是飞跃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杰出其源源不绝的闲远仪态,体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
篇与很多的黄河诗歌相同,著力描绘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地,增添了一层美妙的神话颜色。据张华《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老公牵牛饮河。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这儿诗人奇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联系。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腾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机,把人们的视野从“奔腾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实际国际进入神话国际━━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全诗节奏有徐有疾,豪放而有宕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