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笔下的黄山
余光中笔下的黄山
【余光中笔下的黄山】
台湾诗人余光中近来于台湾《世界日报》副刊宣布长篇行记《黄山惊讶》。我是黄山脚下的屯溪人,读来感受非同一般。
诗人写的是黄山,却不从名山起笔,而是先抬出徐霞客的赞词:“徐霞客,华山夏水的榜首知音,造化大观的头号密探,早就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全国无山,观止矣!’……”初一段,即显出大手笔。
游过黄山的无不知晓其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云海未睹,温泉未访”,诗人所“惊讶”者,乃是黄山之静态怪石和奇松。文中不管写怪石仍是写奇松,皆有速写:“八百米以上的绝壁陡坡,到处都迸出了松树,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回旋生姿,有的枝柯横出,有的爬行而进,有的贴壁求存……”;也有特写:“送客松和迎客松在玉屏峰下,遥相对望,成了游客争摄的双焦点。送客松侧伸一枝,状如挥别远客的背影。迎客松立于玉屏楼南,东望峥峥的天都,位居前海通后海的要冲,几乎像代表黄山之灵的一尊知客僧。”。至此,诗人好像现已转变为高超的画家了。
作者写怪石奇松还用了其他方法,或分写,或合写。分写是为了出色石之怪、松之奇,合写则为了烘托奇松、怪石之多姿: “奇松与怪石相依,构成黄山的静态。石而无松,就失之单调无趣。松而无石,就失掉依托……黄山多松,由于松根毅力坚强,得陇望蜀能与顽石争地。”写的是“黄山松”,赞的是“黄山人”了。
诗人毕竟是诗人,写起行记,通篇无不把自己的情怀融入其间。人没有进入黄山,就已豪情满怀。刚刚抵达黄山绝顶,天色渐暗,诗人“承继了苍茫神州庄重的遗产”后,又有了感受:“万籁俱寂,只要我的脉息,不甘吾生之顷刻,还兀安闲跳着”。进入黄山胸襟之后,作者
情景交融之方法更是信手拈来,黄山之澎湃、灵动、怪异、奇幻,栩栩如生。诗人结束写到:“黄山之松,成名者少而无名者多,有名者多在道旁,无名者郁郁苍苍,或远在遥峰,可望而不可即,或高踞绝顶,拒人于险恶之上,总归,不管你怎么饱览遍寻,都只能自恨此身非仙,不能乘云逐个访问。”由这篇行记,我不由想起余光中旧日很有意味的比方来: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美国是情人。当今诗人回到了母亲的胸襟,岂能不深深地“惊讶”而至于爱恋呢!
【余光中简介】
本籍福建省永春县桃乡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宣布榜首首诗作,1949年随爸爸妈妈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结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下一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约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篇创造。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下一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寓居,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首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造与鉴赏》等。其间《乡愁》一诗,由于形象而深入抒发了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并赋有时代感而遭到人们的喜爱河欣赏。他的诗,兼有我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力,创造方法新颖灵敏,比方独特,描绘精摹细琢,抒发细腻纠缠,一唱三叹,宛转隽永,意味深长,韵律美丽,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界开阔,赋有开辟探究的尖锐奋发向上;他着重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长于从言语的视点掌握诗的品质和价值,独树一帜。
余光中是个杂乱而多变的诗人,他改变的`轨道基本上可
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前期的诗篇论争和70 时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争中,余光中的诗论和著作都适当激烈地显现了建议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就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时代后,他开端认识到自己民族寓居的当地对创造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情绪也由对立变为亲热,显现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显着轨道,因此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篇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著作风格极不一致,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体裁而异的。表达毅力和抱负的诗,一般 都显得雄壮铿锵,而描绘乡愁和爱情的著作,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计悠远、广阔、深重,为今世诗坛健将、散文重镇、闻名批评家、优异翻译家。现已出书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谈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船夫的悲歌》、《蓝色的茸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取得包含《吴三连文学奖》、《我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一切重要奖项。屡次赴欧美参与世界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宣布讲演。也屡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我国社会科学院之邀讲演《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书社出书其诗篇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读表演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书社与北京图书目录》,录入《余光中诗选》于其间。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刻》、《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接连引荐报道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著作的谈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本,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书社与九歌出书社出书的《火浴的凤凰》、《灿烂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书社出书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列传有台湾全国远见出书公司出书,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书。还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书。
余光中先生酷爱中华传统文化,酷爱我国。礼赞“我国,美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我国文坛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现在仍在“与永久拔河”。呼吸在当今,却现已进入了前史,他的姓名现已显目地镂刻在我国新文学的史书上。
但其曾经在1960,1970时代进犯台湾左翼作家及乡土作家,让人诟病至今。但这并不为大陆读者熟知。